摘要:1985年,Symbolics公司注冊了第一個.com域名。當時域名注冊剛剛興起,申請者寥寥無幾。1993年Internet上出現(xiàn)WWW協(xié)議,域名開始吃香。1993年Network Solutions...
1993年Network Solutions(NSI)公司與美國政府簽下5年合同,獨家代理.COM、.ORG、.NET三個國際頂級域名注冊權。當時的域名總共才7000左右。
1994年開始NSI向每個域名收取100美元注冊費,兩年后每年收取50美元的管理費。
1998年初,NSI已注冊域名120多萬個,其中90%使用".COM"后綴,進帳6000多萬美元。有人推算,到1999年中期,該公司僅域名注冊費一項就將年創(chuàng)收2億美元。
1997年7月1日,作為美國政府"全球電子商務體系"管理政策的一部分,克林頓總統(tǒng)委托美國商務部對域名系統(tǒng)實施民間化和引入競爭機制,并促進國際的參與。7月2日,美國商務部公布了面向公眾征集方案和評價的邀請,對美國政府在域名管理中的角色、域名系統(tǒng)的總體結構、新頂級域名的增加、對注冊機構的政策和商標事務的問題征集各方意見。
1998年1月30日,美國政府商務部通過其網(wǎng)站正式公布了《域名技術管理改進草案(討論稿)》。這項由克林頓總統(tǒng)的Internet政策顧問麥格日那主持完成的"綠皮書"申明了美國政府將"謹慎和和緩"地將Internet域名的管理權由美國政府移交給民間機構,"綠皮書"總結了在域名注冊查詢問題上的四項基本原則,即移交過程的穩(wěn)定性、域名系統(tǒng)的競爭性、"徹底的"協(xié)作性和民間性,以及反映所有國際用戶需求的代表性。在這些原則下,"綠皮書"提出組建一個民營的非盈利性企業(yè)接管域名的管理權,并在1998年9月30日前將美國政府的域名管理職能交給這個聯(lián)合企業(yè),并最遲在2000年9月30日前順利完成所有管理角色的移交。
1998年6月克林頓政府發(fā)表一份白皮書,建議由非盈利機構接管政府的域名管理職能。這份報告沒有說明該機構的資金來源,但規(guī)定了一些指導原則,并建議組建一個非盈利集團機構。
1998年9月30日美國政府終止了它與域名提供商NSI之間的合同。雙方的一項現(xiàn)有協(xié)議將延期兩年至2000年9月30日。根據(jù)該協(xié)議,NSI將與其他公司一道承接Internet頂級域名的登記工作。NSI和美國商務部國家電信和信息管理局(NTIA)將于1999年3月31開始分階段啟動共享登記系統(tǒng),至1999年6月1日完全實施。
1998年10月組建ICANN,一個非盈利的Internet管理組織。它與美國政府簽訂協(xié)議,接管了原先IANA的職責,負責監(jiān)視與Internet域名和地址有關的政策和協(xié)議,而政府則采取不干預政策。
轉載請保留原文地址: http://www.saitell.cn/show-81.html